首页 > 重要活动 > 赞比西河的联想---津巴布韦“东望政策”

赞比西河的联想---津巴布韦“东望政策”

发表于: 2021-11-09 12:51         阅读次数:0

5月22日,我们这次非洲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三国考察之行到了最后一站:津巴布韦的赞比西河。赞比西河全长2660公里,是非洲四大河流之一(依次为: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发源于赞比亚,它从涓涓的小溪,到涛涛的激流,又经过维多利亚大瀑布磅礴气势的壮观洗礼,随之又平静和缓,最终流经莫桑比克,几支分流造就了一个连绵数百里的赞比西三角洲,最后一直向东汇入印度洋。我们乘船参观的这一段,是津巴布韦与赞比亚分界线的一段河流。这段河流平静舒缓,两岸景观秀丽。面对这难得一见的原生态、难得一品的原始味,不由自主联想起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情画意。此行劳顿了十多天,行程一万多公里。明天即将回国,能这样乘船观看非洲的生命之源,真是难得的机会。环境使然,回忆几天来考察津巴布韦点点滴滴,思绪飞扬,浮想联翩…土地改革与经济困局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曾经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也有比较丰富的矿藏资源。在农业方面,号称非洲粮仓。国土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多万。这个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900多年前便有了自己的国家,是南部非洲文明的起源,15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

1890年,英国南非公司组成了一支军队,占领了现在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英国殖民者对于这支白人殖民军队的奖励是,每人获得当地3000—4500英亩的土地,并且还有金矿开采权。随后实行的殖民地政策以及种族隔离政策,导致津巴布韦的土地高度集中。资料显示,1980年穆加贝就任津巴布韦领导人的时候,国内4500名白人大农场主(占人口的0 .06%)占据了全国75%的沃土良田。而占人口97%的黑人不仅土地少,更严重缺乏水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白人殖民者通过占有土地而占有了水资源,并运用法律规定其永久占有,使得很多黑人农民对于流经自己土地的生命之水也不能使用。由此,白人大农场主土地广阔,水源丰富,可以种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例如烟草、棉花、花卉等,而黑人农民只能种一些耐旱作物,例如玉米,勉强维持温饱。进入21世纪,津巴布韦广大黑人没有土地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成为当政者越来越不可回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从2000年开始,穆加贝政府实施土地改革政策,实行土地国有化,没收白人的土地,分给无地的黑人。经过几年的推行,已经有几十万黑人得到了土地。但是土地改革政策也因“动了西方的奶酪”而受到美国、英国、欧盟的一系列制裁。津政府坚持继续进行土改,西方世界的制裁便不断升级,包括经济投资、贸易往来、人员流动、金融制裁等等。这次到了津巴布韦,自己原来心里的一点疑惑“为什么穆加贝年愈九旬依然连选连任?”才解开。我再次深刻理解当年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在农村大搞土地革命的道理,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津巴布韦是农业基础的国家,广大草根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怪不得在西方严厉制裁和大力支持反对党强势竞争的“内外交困”背景下,穆加贝领导的执政党地位依然难以撼动。然而,实施土地改革政策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由于津巴布韦原有的国民经济对英美资本、技术、市场依赖过大,本国经济的命运几乎完全被外国资本操控,因此在西方严厉制裁下,津巴布韦经历了自独立以来最严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国家经济急剧恶化,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政治形势动荡加剧。2009年,在破纪录水平的通货膨胀令津巴布韦经济社会陷入混乱后,津巴布韦不得不放弃使用已毫无价值的本国货币,接受美元和南非兰特作为主要的法定货币,才使国内市场供应逐渐企稳,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因此在遭到西方孤立和制裁的背景下,津巴布韦经济能否稳步复苏是穆加贝政府面临的最大考验。

“东望”政策与历史机遇

“朝东方这个太阳升起的地方望去,而不是向西方”。为了摆脱西方持续和严厉的政治经济制裁的严重影响,津巴布韦政府制定了“东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旨在促进与东方国家,主要是亚洲,特别是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和争取更多投资。实际上,“东望”政策不是津巴布韦的发明。据说,最先是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1981年提出的,后来被不少发展中国家采用,包括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当然不同的国家经历的背景与目的是不一样的,比如2001年孟加拉国政府主要为鼓励本国出口地的多样化,改变先前面向西方国家的单一状况。显然津巴布韦的处境更为特殊,迫切希望通过这个政策谋求解决由于西方大量资本、技术外逃和金融、贸易制裁引发的国家经济的严重衰退。在津巴布韦政府看来,亚洲是新兴的发展地区,充满活力。特别是中国,是津巴布韦的老朋友。自津巴布韦独立战争时期开始,中国政府和人民就一直坚定支持津巴布韦。在津巴布韦独立当天,两国即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长久以来,两国不仅在政治上关系紧密,而且也保持着稳定的经济贸易关系。中国坚持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事务,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向津巴布韦政府施加政治和经济改革压力。事实上,在遭到西方孤立和制裁的时候,中国增加了在津巴布韦的投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向津巴布韦提供贸易安排、优惠贷款和财政援助。2008年7月,中国联手俄罗斯在安理会投票否决了美国起草的一份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草案,为津巴布韦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外交支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津巴布韦增加投资最快的国家。中钢集团与当地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从事铬矿开采。我们的会员企业—安徽外经集团也抓住机遇从原来承建工程领域扩展到酒店经营、矿产开发等多领域。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也积极在津巴布韦进行投资布局。我想,津巴布韦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过去长期曾是英美等西方企业独享的投资乐土。假如不是西方的大规模撤资和严厉制裁,中国企业在很多经济领域,包括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矿产加工、民生服务等项目将可能遭遇不少“高门槛”的不公平竞争。从这意义上说,“东望”政策不仅是津巴布韦政府积极寻求早日脱困的现实选择,客观上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共同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冷热交替”与共谋双赢

津巴布韦虽然是非洲南部内陆国家,但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